產品詳情
可充電電池的基礎知識
關于可充電電池電池你知道的有多少呢?你不知道的有多少?一起學習回顧一下物理知識吧!
一.電壓:兩極間的電位差稱為電池的電壓。主要有標稱(額定)電壓、開路電壓、充電終止(截止)電壓和放電終止
(截止)電壓、實際電壓等。電池剛出廠時,正負極之間的電勢差稱為電池的標稱電壓。標稱電壓由極板材料的電極
電位和內部電解液的濃度決定。當環境溫度、使用時間和工作狀態變化時,單元電池的輸出電壓略有變化,此外,電
池的輸出電壓與電池的剩余電量也有一定關系。
常用的電池標稱電壓有:
磷酸鐵鋰(LiFePO4): 3.2V 鋰離子/鋰聚合物(Li-ion/Lipo):3.7V
錳酸鋰(Li2MnO4): 3.7V 三元材料(Ternary Material): 3.2V
堿性碳性柱式(LR/R_P):1.5V 堿性扣式(AG): 1.5V
鋰錳扣式柱式(CR) : 3.0V 鋰亞硫酰氯(ER) : 3.6V
電池剛充滿電后的電壓稱為開路電壓;蓄電池充足電時,極板上的活性物質已達到飽和狀態,再繼續充電,
可充電電池的電壓也不會上升,此時的電壓稱為充電終止電壓。實際測得的可充電電池電壓稱為實際電壓。
鎳鎘電池的充電終止電壓為1.75~1.8V; 鋰離子電池的充電終止電壓為4.25V;
鎳氫電池的充電終止電壓為1.5V; 鋰聚合物電池的充電終止電壓4.25V;
放電終止電壓是指電池放電時允許的低電壓。如果電壓低于放電終止電壓后電池繼續放電,電池兩端電壓會
迅速下降,形成深度放電,這樣,極板上形成的生成物在正常充電時就不易再恢復,從而影響電池的壽命。放電終止
電壓和放電率有關。放電電流直接影響放電終止電壓。在規定的放電終止電壓下,放電電流越大,電池的容量越小。
鎳鎘電池的放電終止電壓一般在1.0V-1.1V; 鋰離子電池的放電終止電壓為3.0V
鎳氫電池的放電終止電壓一般規定為1V; 鋰聚合物電池的放電終止電壓3.0V
二.電流:蓄電池的充電電流通常用充電速率C表示,C為蓄電池的標稱(額定)容量。例如,用2A電流對1Ah電池充
電,充電速率就是2C;同樣地,用2A電流對500mAh電池充電,充電速率就是4C。
三.容量:可充電電池充足電后,在一定放電條件下,放至規定的終止電壓時,可充電電池放出的總容量稱為電池的標稱(額定)容量。
電池的容量通常用Ah(安時)表示,1Ah就是能在1A的電流下放電1小時。單元電池內活性物質的數量決定單元電池含有
的電荷量,而活性物質的含量則由電池使用的材料和體積決定,通常電池體積越大,容量越高。
四.內阻:可充電電池的內阻決定于極板的電阻和離子流的阻抗。可充電電池在充放電過程中,極板的電阻是不變的,但是,離子流的阻
抗將隨電解液濃度的變化和帶電離子的增減而變化。
五.分類:
1.按外觀: 分為園柱型、方型、紐扣型、異型、組合型等。
2.按使用次數: 分為一次電池(不能重復使用,如干電池等),二次電池(可以多次充電循環使用,如鎳氫鋰離子等)。
3.按材料: 分為鎳鎘鎳氫、鋰離子鋰聚合物、堿性碳性、鋰亞硫酰氯、氧化銀、鉛酸電池等。
上一條: 聚合物鋰離子電池401521
下一條: 大容量聚合物鋰電池105573
詢盤